::|
 各期目錄
134期  第10頁  主題 : 總編輯的話

以服務代替管制

文/吳夏雄
封山找對策
~~以服務代替管制

成立跨部會之登山事務委員會,以溝通協調各相關部門,
以「輔導及服務」之角度來實施必要之「管制及處理」。


前陣子林務局為推動步道發展,特舉辨一場座談會,邀請各個登山團體及內政部營建署、內政部消防署、教育部體育署等單位參加研商。會中討論對於民眾從事登山健行之管理措施及促進公私模式發展登山教育、登山安全或步道管理等業務。
登山團體出席踴躍,可見大家對登山管理措施非常關心,提出意見及建言也相當豐富,不乏值得參考之建議及具體方案。其中最引起爭議的話題免不了是「封山」管制問題,近年來登山民眾經常反映封山管制措施不利於登山活動、戶外教育之發展,咸認為「封山」之必要性及法源依據必須釐清,並依法明訂管制原則及管制措施,以免造成山友之不便及反彈。
以個人之淺見,政府部門為執行其固有之職責,實施一定之「管制及處理」確有其必要,但如能以「輔導及服務」之角度來實施必要之「管制及處理」,必然可以獲取山友之認同與接受。就如日本長野地區近年來,登山者急劇增加,山岳遇難事故的發生率也在增加。而且,登山方式的多樣化,即所謂「未組織登山者」、「中老年登山者」及「海外登山者」都有增加的傾向。長野縣積極推動符合該縣山岳特性的安全登山對策,完善登山道、標示等環境設備,並且為了能夠讓更多人安全地享受登山的快樂,制訂了長野縣登山安全條例。該條例係為了確保攀登者的安全及加速急難救助而制定規範,要求在指定之登山步道,均須提送「登山計畫書」,並事先加入在遭遇山難時的「山岳保險」(救助費用保險),以備不時之需。這樣的登山安全條例具有人性化、必要性、關懷感,不至於引起山友之反彈,反而覺得政府為了確保登山者之安全及救難之迅速而用心制訂。
為了避免山難的發生及有效的搜救,事實上管理機關、登山遊客及搜救單位是一個三角關係。管理機關如何整修步道及山屋、建立標誌系統及提供山域資訊,以維登山環境之安全。登山遊客如何理性自律、量力而為、正確的登山態度及完善的計畫及裝備,以避免不必要之意外。搜救單位如何建立搜救之標準程序、精準掌握山難的資訊及與相關部門之溝通協調,以快速達成救難之任務。這三者之間的關係都需要緊密迅速、避免本位主義,確實以救人為第一要務。
自從舉辦全國登山研討會以來,相關登山事務才開始有了對口單位,但關係還是很薄弱,很多問題還是處於三不管狀況。登山界並不是怕政府相關部門的管理,而是希望有事權統一的單位負責主管登山事務之輔導與服務,以免像是多頭馬車各奔前程,不是四分五裂就是原地不動。因此登山界殷切期盼登山事務有人關心、有部門負責。
為達成相關部門間之溝通協調,最實際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成立跨部會之登山事務委員會,由相關機關代表、登山界代表及專家學者共同來組成登山事務委員會,積極輔導登山社團及組織之山野教育及登山觀念,服務登山遊客之安全及便利等事務,才能徹底解決多年沈痾難治之登山相關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