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山林受創 地形巨變

大地震醒登山人的夢

文/吳夏雄 圖/江國華

大地的怒吼,或許是給予我們啟示,平日陶醉於安逸,人們應該重建心靈,需有高度的危機意識,機警的應變能力。

集集大地震,震垮了多少家園,震傷了無數山林,當我深入災區從事災後建築物安全評估之際,目睹了這世紀巨變,更看到無數的山友投入救難行列,穿梭於災區,內心有無限的感動,更有說不盡的感觸。這一強震,震出了很多社會問題,也震醒了登山人的夢。

向為山友心儀的中橫公路,一夕之間埋沒了14位飛鷹隊員,高山型國家公園幾乎同時宣佈封閉園區,多少入山道路崩坍變形,多少遊憩設施毀損,短時間高山活動必然受到嚴重影響。其實山林受創,我們也應暫時不入山打擾,讓它安心療傷也維護山友之安全。高山地形受到如此巨變,地質不穩,極易造成落石及坍方;山徑的阻斷,避難設施的受損,都可能造成登山的危機,山友們應戒急用忍,等大地復原之後,再去造訪吧!

這段高山活動停滯期,正是山友們從事訓練、充實自我的良機。平時忙於安排活動,無暇從事訓練工作,為解技癢,宜安排郊山活動;並從而進行實地訓練,舉凡攀登技術、地形方位辨識、求生技巧、救難策略、登山觀念及心理等等都是一位優異登山家必需自我充實、共同探討的課題。

這次震災,許許多多的山友參與各救難組織,憑藉勇於犯難、敢於冒險、充滿正義感、面對挑戰的救難精神,衝鋒陷陣、赴湯蹈火的無畏精神,得到多少災區民眾的掌聲,更留給社會大眾無法忘懷的感動。政府相關單位也肯定了民間救難組織的功能,因而表示將成立救難大隊;這項消息,對平日默默從事救難工作的人員,是莫大的鼓舞。希望政府以行政組織,編列預算,並納入民間救難團體為義工,更應把山難防救工作也納入救難大隊體系,整合現有之山難防救組織,並有計劃性、制度化的方式,將目前的山難防救工作提昇其組織位階,充實其救難設備,並有計劃的培訓救難人員及引進更高科技的救難觀念和技術,讓山難遠離我們,讓災難不再是我們的惡夢。

大地的怒吼,或許是給予我們啟示,平日陶醉於安逸,人們應該重建心靈,需有高度的危機意識,機警的應變能力。同樣的,山友們也應調適自我的心理,去面對更多險惡的環境,不要再沉浸於浪漫的情懷,更不再編織那綺麗的美夢,當大地震醒我們的美夢時,正是我們要勇於面對現實,敢於接受挑戰的時候,我們要堅強心志,充實內涵,重新再踏出穩健的步伐,走回我們心愛的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