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期目錄
146期  第86頁  主題 : 山林探勘

雨中探勘台灣亞馬遜

文、圖╱崔祖錫
圖片 說明:太和山平坦西南鞍乾燥的楓香林下,給我們最舒適的午餐時光。  點下新開視窗顯示放大圖片
太和山平坦西南鞍乾燥的楓香林下,給我們最舒適的午餐時光。
四季-南澳橫斷
~~雨中探勘台灣亞馬遜

前言:
祖錫帶領社大的一群學生,走一趟「四季-南澳」橫斷的長程勘查路線。一路上,在大雨中濕漉漉地重裝前進,與「立體網狀結構」的地獄杜鵑林纏鬥……但也有許多幸福的時刻,例如沿途稜線的豪華大展望,庫巴玻砲陣地如城堡如古文明宮殿遺跡的震撼,還有發現大濁水溪居然是「清」的!



{精彩片段}
記得從很小的時候,我就很喜歡看地圖。

在那連普通地圖都有管制而顯得簡陋的年代,我到書店都會去翻地圖滿足好奇心。記得一次翻開宜蘭縣,注意到幾乎佔全縣一半面積的南澳鄉,在蘇花公路和中橫宜蘭支線間,有一片沒有任何公路、等高線密密麻麻、溪流交錯,布滿有趣的山名和一堆完全不知意義的地名的神祕區域,沒有村落標號,難道都是無人的荒山野嶺嗎?如果是,又為什麼要命名這麼多地點和山?內心升起無數好奇……我想日後探勘的魂,大概在那時候就萌芽了吧!

大南澳~所謂台灣亞馬遜
上大學加入登山社,知道除了高山百岳,中海拔區域才是台灣真正的極致荒野,就像這片沒有高山貫穿的南澳鄉山區。這裡曾是來源有點複雜的泰雅族「南澳群」生活場域。他們在大濁水溪、南澳溪和東澳溪流犬牙交錯的水系山稜間開枝散葉與世無爭的生活著。一百多年前的清朝將軍羅大春率軍開「北路」,從邊緣通過,後來劉銘傳也來這兒打了一仗。日本時代總督府終究完全控制了這裡的大小部落,修築出「人字型」的比亞豪警備道路,翻越多重山水稜線,貫穿其中重要如比亞豪、金洋、流興數十個部落。後來在徵召山地警察兼教師赴中日戰場的時代,發生了一起泰雅少女沙韻的落水事件,之後被渲染成可歌可泣可拍電影的愛國兼愛情故事。

國民政府初期延續了日治末期在全台大部分山區發生的事,將山裡的泰雅陸續遷出到周邊的山邊地區。南澳地區的重山重水霎時之間變為杳無人煙的荒野山水,這裡變成野生動植物的天堂,除了日夜不捨的溪水狂奔或安靜地流著,古道與遺跡任憑植被掩蓋逐漸崩毀。獵人還算常來,林務局或台電人員也偶爾進來。民國七十年初,台大山社經數年數十支隊伍探勘,出了一本《南湖記事》,最後在南澳區西南最高的南湖大山辦了十一路會師,揭開這裡神秘的面紗。後來又有台新總經理林克孝因熱愛這片山區而多次踏查,寫了一本《找路》,最後卻也因意外魂歸此處。這期間,一連串南澳部落返鄉的熱潮與活動,甚至拍了多部電影或紀錄片,南澳地區好像已經不再這麼神秘。但因山重水複,進出不易,這個曾被一些人稱為「台灣的亞馬遜」大濁水、大南澳溪流域,依舊難以深入,保持原始少有人跡的樣貌。

在探勘和浪跡台灣各大荒野這麼多年後,終於有機會真正深入貫穿這最初引發我探勘魂的地域。我帶領社大一群學生爬中級山不少時間了,也該走個像樣的長程勘查。於是「四季-南澳」橫斷路線,這翻越多重山與溪谷,舊部落、警備道、野溪溫泉、駐在所、砲台的構想應運而生。也許這走法不算什麼岳界首走的創舉,也無法拍出感人至深的壯闊風景,但對我的意義卻說不上來的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