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期目錄
104期  第130頁  主題 : 人文藝術博物篇

西部幹線鐵路神社之三

文/攝影 林宗聖
圖片 說明:久須乃木社  點下新開視窗顯示放大圖片
久須乃木社
繼103期推出西部幹線五車站七神社,本期再推出六車站九神社,
依序為台北站的台北天滿宮社及久須乃木社、樹林站的樹林松尾社、桃園站的豐滿社、
中壢站的中壢遙拜所及中壢神社、新竹站的新竹神社、竹東站的竹東神社及員崠子山神社。

「坐火車遊神社」是一年四季皆可行的知性旅遊,日據時期全台神社總計有232座,截至8月底已完成96座的探勘,預計今年9月可完成百神社的目標。

〈台北站與台北天滿宮社、久須乃木社〉
台北站原設在清光緒17年(1891年)大稻埕的台北停車場,明治34年(1901年)遷於現址,大正7年(1918年)舊台北站啟用,至民國75年台北鐵路地下化工程而拆除,民國78年另建新台北車站,現今為台鐵、高鐵、捷運三鐵共構之車站,為特等站之大型客運站。基隆有天滿宮社,台北亦有天滿宮社,台北天滿宮社於昭和6年(1931年)9月24日鎮座,社、祭神為菅原道真(學問之神),原址為今台北新公園(二二八公園)內急公好義牌坊左後方的福德宮或其稍南方的公園路燈管理處,已無任何神社遺跡,只留下急公好義牌坊及牌坊前一對石獅子,這對石獅子非天滿宮社的?犬,而是明治34年板橋林家奉獻給台灣神社的。久須乃木社鎮座於昭和8年10月1日,社、祭神為久須乃木大神(製腦祭神)、開拓三神、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及大山祇命,原址為今南昌路一段公賣局台灣菸酒南昌營業站一帶,亦無任何遺跡神社。
台北站下車先蓋建國百年戳印,其圖案為台北101高樓,為台北新地標。由車站西三門或南三門出,由斜對面館前路步行前往國立台灣博物館,由大門進去右繞博物館至露天廣場,在廣場左方靠近懷寧街有一個三級古蹟的急公好義牌坊,其左後方的福德宮及其緊臨的台北市公園路燈管理處即是台北天滿宮社所在,已不見任何神社遺跡,只留下台灣神社那對?犬。由福德宮懷寧街出來左轉,接凱達格蘭大道左轉,接公園路右轉經一級古蹟「南門」至南昌街一段,右側為市定古蹟的台灣菸酒公司,左側原是日治時期的專賣局南門工場,場內建有久須及木社。戰後成為公賣局樟腦煉製廠,民國56年底結束生產後,原有建物及神社已不存在,僅存一些倉庫,民國87年列為古蹟,現正修復將成為台博館樟腦展示館。原路折台北站,續坐縱貫線至樹林站。

〈樹林站與樹林松尾社〉
樹林站在明治34年(1901年)8月初設招呼站,1902年6月1日才正式設站。民國83年拆除舊站房,民國86年9月27日新站啟用,和松山站一樣為「高架候車室」型車站,這類型的車站因節省用地,將陸續增多中,為一等站之客運站。樹林松尾社設立年代約在昭和12年(1937年)12月至昭和16年(1941年)8月之間,確切鎮座日期不詳。原址原是樹林酒廠,而樹林酒廠於1990年關廠,目前僅存鎮前街163號之倉庫,其餘已成為樹林高科技園區,並無任何神社遺跡。
樹林站雖為一等站,但並非幸福百站故無建國百年紀念戳章。出車站由站前鎮前街右轉約500公尺抵鎮前街163號,現為樹林酒廠之倉庫,已見不到任何神社遺跡。明治39年(1906年)樹林造酒公司成立,大正9年(1920年)改組為樹林紅酒株式會社,大正11年實施酒類專賣以後,樹林紅酒株式會社被徵收改稱為台灣總督府專賣局樹林酒工場,戰後改隸菸酒公賣局,而諾大的公賣局樹林酒廠於民國79年關廠後僅剩此倉庫。原路折回樹林站,續坐縱貫線至桃園站。

〈桃園站與豐滿社〉
清光緒19年(1893年)10月30日台北至新竹間通車即設桃仔園站,明治38年(1905年)7月1日縱貫線鶯歌桃園間改線,重建改名為桃園站。林口線在本站往北分歧,通往林口火力發電廠。為一等站之客貨運社,有2個月台。豐滿社鎮座於大正13年(1924年)10月15日,社,祭神為市杵島姬命(為水神)和大國魂命。大正12年桃園街長簡朗山以東宮太子御行啟之紀念事業為名義,向桃園街民募款於桃園辦天池中辨天島建廟奉祀才天,觀音佛祖及五穀大帝,是為豐滿社,桃園辨天池的豐滿社是二戰前後的名勝,之後為安置桃園中正國際機場預定地上之原有住戶,民國67年時將辨天池填平並興建國宅,即為今陽明社區,故已無任何神社遺跡。
桃園站下車先蓋戳印,其圖案為桃園中正機場及大客機,可謂名符其實。由站前中正路直行約150公尺接復興路左轉,遇4號省道的三民路三段左轉上三民陸橋,下接介壽路右轉約100公尺抵圓環,正對面審計部桃園審計室大樓後面的陽明社區,即為昔時豐滿社所在,只能用滄海桑田來形容。原路折回桃園站,續坐縱貫線至中壢站。


〈中壢站與中壢遙拜門、中壢神社〉
清光緒19年10月30日台北至新竹間通車即設中壢站。由於旅客眾多,成為現今自強號大都停靠的大站,尤其中壢站又是現今北部通勤電車的運行折返點,如基隆至中壢、松山至中壢,形同大台北都會區通勤運行的邊緣站。為一等站之客貨運站,有2個月台。中壢遙拜所竣工於大正11年(1922年)10月30日,原址位今中壢國小與中壢家商之間,已成為住宅區,無任何神社遺跡。中壢神社鎮座於昭和14年(1939年)10月15日,無格社,祭神為豐受大神及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神社原址為今中壢高中,目前僅存一匹銅製神馬於校園內,而一對?犬被移至中壢忠義祠。
由於中壢站和樹林站雖為一等站,但並非幸福百站故無建國百年紀念戳章,但有一「臺鐵火車旅遊紀念中壢站」戳章可蓋。
出車站由站前廣場左前方中正路直行約300公尺,抵延平路左轉經中壢國小至康樂路,再往前行至中壢家商前德育路,這段路右側的住宅區,即為中壢遙拜所之處,台灣的遙拜所通常是獨立存在的,而遙拜所和神社的最大不同是遙拜所無「御分靈」,故稱竣工日而不稱鎮座日。路口除自來水服務所外均是住宅區,已不見任何神社遺跡。由德育路右轉接康樂路左轉,前行接中正路左轉約1.2公里抵五叉路口,右轉三光路200公尺抵中壢高中,以前中壢高中曾以鳥居做為校門,而今中壢高中僅存的中壢神社遺跡就是校園內的一匹銅製神馬。原路折回中壢站,續坐縱貫線至新竹站。

〈新竹站與新竹神社〉
清光緒19年10月30日台北至新竹間通車即設新竹站,初設於枕頭山下。明治29年(1896年)7月日本人遷站於現址,為縱貫線終點之大型客貨運站。明治32年至明治41年(1908年)重修西部縱貫線完工,大正2年(1913年)至明治41年重修西部縱貫線完工,大正2年重建今日巴洛克式風格之古典站房,盔甲式鐘塔和牛眼窗為其特徵。民國90年整修竣工,新竹站為北部通勤電車最終折返點,亦為中部通勤電車北端發車點,設有「通勤電車基地」供基隆—新竹、新竹—彰化等區間運行,亦為內灣線客車的發車基地。新竹神社鎮座於大正7年10月25日,大正9年2月27日列格為縣社,昭和13年(1938年)開始改建為現存的第二代神社,昭和17年11月25日列格為國幣小社,祭神為開拓三神、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新竹神社原址於戰後先成為陸軍新兵訓練中心,之後又為警備總部使用,民國80年起成為內政部警政署入出境管理局大陸地區人民新竹處理所(新竹靖廬)。除林木茂盛及神社駁坎外已無神社遺跡,僅存的一對?犬被移置新竹市議會前,而靖廬上方成德高中內尚保留一塊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露營紀念詩碑。
新竹站下車先蓋戳印,其圖案為巴洛克式車站最貼切。由站前中華路二段左轉經西大路、四維路,過客雅溪橋後遇叉路取右警光路行約200公尺,接中山路左轉40公尺遇叉路取左崧嶺路再右轉可至靖廬門口,此大門原為第二代新竹神社第二鳥居處,階梯駁坎仍保留原樣,大門右側原為第二代神社社務所,而申請只能進入的靖廬行政中心則為原神樂殿。而從靖廬門口左轉崧嶺路上去可至成德高中,為昔時北白川宮殿下御露營地,在教學大樓左側階梯旁可見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露營紀念詩碑。原路折回新竹站,改坐內灣線支線至竹東站。